• 課程種類
    • 通行証計劃KnowYourChild™網誌學校

      最適合您孩子的社交技能課程

      子類別

      社會科學課程對孩子的好處

      在競爭劇烈的社會,很多孩子都會參加課外活動來獲得優勢。這些活動對智力、個性、社交行為及學習能力的發展奠下基礎,同時確保孩子不會落後於其正常發展里程。

      社會科學課程也不例外,無論是小學的綜合課程或是高中課程,社會科學都涵蓋了廣闊的領域。例如,盛行的GCSE / IGCSE課程包括心理學和社會學,O-levels包括必修的社會學科和選修的地理、歷史課程;A-levels修讀的商業、經濟學、地理、歷史、政治、 社會學、心理學,香港中學文憑試的核心科目通識教育、IB課程第3組科目包括商業管理、經濟學、地理、環球政治、歷史、哲學、心理學、人類學和宗教。

      很多研究指出,課外的社會科學課程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加深他們對文化和社會的認知,發展他們的全球視野及批判性思維1。社會科學被認為是誇學科的,因為它們包含各種概念和主題、思想和信仰,以及人物和地方的研究,這些豐富知識都包含在一系列的學校科目之中。眾所周知,學習跨學科科目可以促進更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對頂尖大學來說是具相當吸引力的。 跨學科在現實生活上的好處如化學家Willard Libby,他發現了放射性碳測年法(radiocarbon dating),他將此化學發現應用於考古學的領域,並因此獲得了19602年的諾貝爾獎 。 另一個例子,是一位地理學家參與了一個著手解決酸雨問題的團隊。

      多年來出任跨學科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執行董事的William Newell認為,我們的世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它為跨學科研究如社會科學提供了有力的論句。 「為了取得成功,她會發現必須和跨學科研究員一樣由化學到文化都進行研究,才可了解不同的議題」3。每年,各間頂尖大學都會在課程中加入更多跨學科的社會科學課程,他們相信這才能吸引優秀的學生,而且綜合廣泛的學科亦構成優質教育的基礎4。 因此,社會科學根基對孩子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其衍生的認知發展使他們洞悉各知識領域之間的關係,豐富孩子技能,在未來的職場中脫穎而出。

      課外的社會科學輔導可以為中學考試做好準備,增加考生自信,教授他們寶貴的學習技巧,從而在考試中獲取更好成績5。雖然一些西方國家已經不再以考試衡量兒童的成就,但亞洲的兒童仍然承受著考試分數的壓力。受儒家思想影響,亞洲兒童學業勝於一切,因為,他們相信勤奮和教育可以增加個人的社會流動性,沒有其他事情比準備考試和評估給父母和孩子帶來沉重的壓力。社會科學的應試準備課程能幫助孩子減輕壓力,提供充足準備之餘,亦有助記憶發展,補足學校課程的缺失。

      Bizibuz明白優質應試課程的重要性,並與頂尖的教育中心合作,協助孩子達到本地學校、國際學校和國際大學的入學要求。

      多元化的社會科學課程

      青少年的社會科學課程不僅為應試作準備,亦有助提升綜合認知能力,一生受用!我們廣泛的課外社會科學課程涵蓋各種科目包括人類學/社會學商業/會計經濟學地理/歷史政府/政治法律通識教育/社會學科哲學/心理學,和宗教

      Bizibuz 深入地思考

      雖然應試準備和日常溫習對孩子十分重要,但通過課後社會科學課程讓學生獲得更平衡和多元的學習體驗,助他們終身具備更遼闊的視野!

      Bizibuz KnowYourChild™:看看您孩子的發展是否追上進度

      Bizibuz獨有的KnowYourChild™是一系列為不同年齡孩子而設的基準測試工具,追蹤兒童發展,發掘隱藏天賦讓家長作出合適的干預,並利用這些數據給家長提供活動建議,追蹤監察這些活動對孩子之後發展的成效。

      KnowYourChild™運用了先進的演算法,結合來自多間著名學府的學者共同開發,包括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漢基國際學校,及加拿大國際學校。

      我們的KnowYourChild™小學評估工具是首個為6-12歲兒童評估創造潛能的工具,了解孩子跨越學術和非學術8-9個領域的進度。完成後,家長會收到一份詳盡的綜合報告,包括一系列活動建議以改善其較弱的領域(數值低於參考平均值一個級別)及栽培提升其天賦潛能(數值高於參考平均值兩個級別以上)。此外,若孩子曾經完成KnowYourChild™,第二次的綜合報告將包括發展趨勢分析,以追蹤一系列學習活動後孩子發展里程的裨益。

      瀏覽KnowYourChild™,進一步探索您孩子的發展進程和活動建議,引領他們在社會科學方面取得成就。

      參考資料

      1. Karabulut, Ü. S. (2012). How to Teach Critical-Thinking in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An Examination of Three NCSS Journals. Eur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9, 197-214.

      2. Youngblood, Dawn, 2007.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and the Bridging Disciplines: A Matter of Process.” Journal of Research Practice, v.3, i.2.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J8003 66.

      3. Newell, William. (2001). A Theory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ssues in Integrative Studies. 19. 1-26.

      4. Kleinberg, Ethan, 2008.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at a Crossroads.”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http://www.eric.ed.gov/ERICDocs/data/ericdocs2sql/content_storage_01/0000019b/80/29/92 /84.pdf.

      5. Claudia Buchmann, Dennis J. Condron, Vincent J. Roscigno, Shadow Education, American Style: Test Preparation, the SAT and College Enrollment, Social Forces, Volume 89, Issue 2, December 2010, Pages 435–461, https://doi.org/10.1353/sof.2010.0105.

      社會科學 課程

      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