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種類
    • 通行証計劃KnowYourChild™網誌學校

      兒童、幼兒STEM及STEAM課程

      子類別

      參加STEM、STEAM課程對兒童的好處

      在競爭劇烈的社會,很多小朋友都會參加不同的活動來獲取競爭優勢。這些活動對兒童智力、個性、社交行為及學習能力的發展奠下基礎,同時確保他們不會落後於其正常發展里程。

      STEM科學教育也不例外。很多研究指出兒童STEM課程及興趣斑,可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意,鼓勵他們的實驗精神,教授解難和批判性思考1。兒童STEM課程可以促進孩子的參與,培養自我意識,增加自信和堅毅精神2。Eccles 及 Barber (et al)的研究證明了兒童參與課外活動並發掘到個人興趣可改善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專注力,這些能力的改變會從學術表現中反映出來3。一項在亞洲進行的調查顯示兒童參與科學課程與學習成績有關,有效改善學術成就、學習動機和態度4

      此外,兒童天生就是科學家、工程師和問題解決者。他們對世界身邊的事物感到好奇,他們藉著觸摸、品嚐、建造、拆卸、創造、發現和探索來理解各種事物。小朋友會用上幾小時浸醉於拼砌樂高積木或Rubik's扭計骰。研究證明遊戲對發展、鼓勵和促進人們畢生的解難能力發揮關鍵作用5。因此,兒童STEM課程或親自拼砌樂高積木的過程不僅是個有趣的學習經歷,它更可促進全人發展!

      同時,如果您希望孩子有機會擁有有意義的職業生涯,鼓勵他們發展STEM技能會有幫助。STEM技能在職業生涯中非常重要,因為社會對擁有這些技能的工作者有很大的需求。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STEM相關領域的就業機會增長速度超過其他領域。薪資也普遍比一般工作更高。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越來越了解這些能力對於創新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報告,到2030年,由於技術自動化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多達3.75億勞動人口(全球勞動力的約14%)可能需要轉換至其他職業類別。同樣,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5年,一半的員工將需要重新學習或提升技能以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需求。該報告指出,具備STEM技能的工作者將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和數據分析等領域需求量很大。透過STEM課程發展技能,對於我們的孩子擁有有意義和充實的職業生涯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重要。

      兒童STEM或STEAM課程究竟是什麼?

      兒童STEM課程是什麼?根據Bybee6與Sanders7,兒童STEM課程是跨學科性質課程,並著重解決現實難題。另一個觀點認為,幼兒STEAM課程是一門基於學習標準的元學科,融合了教與學的元素,STEAM課程教學內容不可分割、包含考慮動態及靜態指示的核心知識8。近年,幼兒STEAM課程普遍被理解為將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其他知識、技巧、信念等整合的跨學科教學方法9。總括而言,兒童 STEM課程的範圍廣泛,牽涉多個學科知識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社會面對的問題。

      即使子女長大後不投身編程、計算機科學或實驗室工作,兒童 STEM課程的跨學科特性可為他們長遠職業生涯及成功的人生做作好準備。在不斷變化的職場上也需要創意思維、協作技能及好奇心,而STEM課程有關的科目正好為此建立基礎。為了讓兒童享有更多學習STEM的好處,研究建議由幼兒期開始接觸學習,這樣他們就會在10至14歲對STEM科學漸漸產生興趣。

      我們多元化的兒童 STEM課程是為了激發兒童的好奇心,給予他們建立創意的解難能力的機會。STEM課程是透過實質學習成長心態,掌握編程、機器人學和工程等技巧,從而辨識到自己與別不同的地方。

      Bizibuz 男孩子在編程

      兒童STEM和STEAM課程之間有何不同?

      STEM課程和STEAM課程教育都旨在為兒童提供全面的教育,以備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並幫助他們發展批判思維、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能力。然而,兒童STEM和STEAM課程之間存在一些關鍵差異:

      • 學習內容:兒童STEM課程主要關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這些活動旨在幫助兒童在編程、機器人技術和數學等領域發展技能。相比之下,幼兒STEAM課程還包括藝術領域,例如音樂、視覺藝術和戲劇。STEAM課程使幼兒可以探索自己的創造力,在設計和創新等領域發展技能。
      • 方法:STEM課程通常採用更結構化和系統化的方法,侧重於邏輯和解決問題。相反,幼兒STEAM課程通常採用更具創意和開放性的方法,允許兒童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想法。
      • 好處:雖然STEM和STEAM課程都為幼兒提供了有價值的技能和知識,但幼兒STEAM課程還特別注重創意和創新。這可以幫助兒童在設計思維和解決問題等領域發展技能,而這些能力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日益重要。

      總之,兒童STEM課程主要關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而STEAM課程還包括藝術領域。這兩類課程都為兒童提供了有價值的技能和知識,但幼兒STEAM課程特別注重創意和創新,可以幫助兒童在設計思維和解決問題等領域發展技能。

      Bizibuz平台上的兒童STEM課程

      Bizibuz平台將兒童STEM課程分類為"STEM",將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等傳統意義上的藝術課程分類為"藝術",然而許多兒童STEM課程都融入了創造力和設計元素,因此父母在Bizibuz平台上尋找活動時可以將STEM課程和STEAM課程視為可以互相替換的概念。

      我們多元化的兒童STEM課程旨在激發孩子們天生的好奇心,並使他們在發展解決問題方面具有優勢。孩子們通過STEM課程實際參與學習培養成長心態,在編程、機器人和工程等領域建立具體技能。

      孩子應該多大才適合參加兒童STEM或幼兒STEAM課程?

      一般來說,STEM課程最適合年齡至少為5歲且具備基本識字和數學能力的孩子。以下是一些一般指南,有助您決定孩子是否準備好參加STEM課程時參考:

      • 興趣和好奇心: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有興趣的孩子更有可能喜歡STEM課程,他們更能從中受益。如果孩子對事物的運作方式感到好奇,喜歡解決問題或喜歡修理小工具,他們可能會愛上STEM課程。
      • 基本技能:要完全參與並從STEM課程中受益,孩子應具備基本的識字和數學技能。他們應該能夠閱讀和書寫簡單的句子,並對加法、減法和乘法等數學概念有基本的理解。
      • 社交和情感發展:兒童還應該在社交和情感上準備好參加STEM課程。他們應該能夠遵從指示,與他人合作,並有效地傳達自己的想法。
      • 發展階段:開始上兒童STEM課程的理想年齡也取決於他們的發展階段。例如,年幼的孩子可能會從涉及探索和發現的實踐活動中受益,而年長的孩子可能會學習到更高級的主題,如編程或機器人技術。

      總而言之,決定何時讓孩子參加STEM課程將取決於孩子個人的興趣、能力和發展階段。選擇適齡且內容可以滿足孩子特定需求和興趣的課程非常重要。

      如何在家中增加孩子接觸STEAM的機會?

      即使您無法透過教育中心獲得正規的STEAM課程教育,您仍可在家中引導孩子接觸STEAM活動。

      • 鼓勵他們探索和進行實驗:為孩子提供材料和工具,讓他們能夠探索和體驗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概念。例如,您可以提供他們積木、電路套件或編程玩具,以鼓勵解決問題和培養創造力。
      • 利用網路資源和應用程式:有許多在線資源和應用程式提供有趣且互動兒童STEAM課程和活動。例如,Khan Academy、Scratch和Coding等。
      • 在社區中參加兒童STEAM課程和活動:例如科學展覽、創客空間和編程俱樂部。這些活動可以讓孩子進行實踐學習,並有機會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孩子交流。
      • 將STEAM課程概念融入日常活動:尋找將幼兒STEAM課程概念融入家庭日常活動。例如,您可以讓孩子參與涉及量度的烹飪和烘焙活動,或使用望遠鏡觀察夜空。
      • 閱讀與STEAM課程相關的書籍:閱讀涉及幼兒STEAM課程概念和主題的書籍可以激發孩子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興趣。尋找適齡的書籍,其中包含現實世界的例子和引人入勝的插圖。

      總括而言,在家中讓孩子接觸STEAM課程和活動是幫助他們培養批判思考、解決問題和創造力技能的有趣而有益的方式。

      為孩子們提供不同的STEM課程以及STEAM課程

      雖然可以通過在家中的活動培養孩子對 STEM 的熱愛,但 STEM課程以及STEAM課程需要兒童發揮大量的創造力,因此也值得家長去探索哪些針對兒童的STEM課程具有教育和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Bizibuz 平台為孩子們提供一系列兒童 STEM課程,涵蓋各種活動,從編碼和 Minecraft 模組等創作,到修補機器人技術、在工程中構建引人注目的結構、成為數學專家或國際象棋冠軍、進行令人驚訝的科學實驗,或深入研究化學物理生物學。其中許多種類可能是相類似的。例如,孩子們可以通過機器人活動學習編碼、機械和電氣工程。科學實驗涉及對科學概念和方法的動手探索,例如假設和數據分析。

      另外,雖然考試準備和課外學習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但透過兒童STEM課程或者STEAM課程更能給予學生更平衡的學習體驗,可以幫助他們成為更全面發展的個體,並培養終身興趣!

      Bizibuz KnowYourChild™:看看你的孩子是否擁有STEM天賦

      Bizibuz獨家的KnowYourChild™是一系列為不同年齡兒童而設的基準測試工具,追蹤兒童發展,發掘隱藏天賦讓家長作出合適的計劃,並利用這些數據給家長提供活動建議,追蹤監察這些活動對孩子之後發展的成效。

      KnowYourChild™運用了先進的演算法,結合來自多間著名學府的學者共同開發,包括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漢基國際學校,及加拿大國際學校等。

      我們的KnowYourChild™ 小學評估工具是首個衡量 6-12 歲兒童的邏輯推理能力,辨別他們編程及STEM能力的工具。 他們需要解答一系列有關編程的問題,分析他們解難及識別模式的能力。完成後,家長會收到一份詳盡的綜合報告,包括一系列活動建議以改善其較弱的領域(這即是分數低於參考平均值一個級別)及栽培提升其天賦潛能(這即是分數高於參考平均值兩個級別以上)。此外,若孩子曾經完成KnowYourChild™,第二次的綜合報告將包括發展趨勢分析,以追蹤一系列孩子完成學習活動後孩子發展里程的裨益。

      瀏覽我們的KnowYourChild™工具,進一步探索你您孩子的發展進程和活動建議,發揮他們的STEM才能。

      Bizibuz 下棋

      參考資料

      1. McClure, Elisabeth R; Guernsey, Lisa; Clements, Douglas H; Bales, Susan Nall; Nichols, Jennifer; et al. STEM Starts Early. The Education Digest; Ann Arbor Vol. 83, Iss. 4, (Dec 2017): 43-51.

      2. https://www.theedadvocate.org/7-benefits-of-stem-education/

      3. Eccles JS, Barber BL, Stone M, Hunt J.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J Soc Issues (2003) 59:865–89. doi:10.1046/j.0022-4537.2003. 00095.

      4. Wahono, B., Lin, PL. & Chang, CY. Evidence of STEM enactment effectiveness in Asian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IJ STEM Ed 7, 36 (2020). https://doi.org/10.1186/s40594-020-00236-1

      5. https://cms.learningthroughplay.com/media/vd5fiurk/what-we-mean-by-learning-through-play.pdf

      6. Bybee, R. W. (2013). The case for STEM educ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New York: NSTA press.

      7. Sanders, M. E. (2009). Stem, stem education, stemmania. The Technology Teacher, 68(4), 20–26.

      8. Merrill, C., & Daugherty, J. (2009). The future of T.E, masters degrees: STEM (). Louisville, Kentuck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9. Thibaut, L., Ceuppens, S., De Loof, H., De Meester, J., Goovaerts, L., Struyf, A., … De Cock, M. (2018). Integrated STEM educ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in secondary edu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 3(1), 2. https://doi.org/10.20897/ejsteme/85525.

      10. Sarama, J.; Clements, D.; Nielsen, N.; Blanton, M.; Romance, N.; Hoover, M.; Staudt, C.; Baroody, A.; McWayne, C.; McCulloch, C. Considerations for STEM Education from PreK through Grade 3. Community for Advancing Discovery Research in Education (CADRE)

      11. Wong, Billy. (2012). Identifying with Science: A case study of two 13-year-old ‘high achieving working class’ British Asian gir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4. 43-65. 10.1080/09500693.2010.551671. Murphy, C., & Beggs, J. (2005). Primary science in the UK: A scoping study. Final report to the Wellcome Trust. London: Wellcome Trust.

      STEM 課程

      類別